搜索

当前位置

/
埃博拉病毒宿主内进化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分类出来

埃博拉病毒宿主内进化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概要描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埃博拉病毒宿主内进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埃博拉病毒在宿主内的进化模式,重新阐明了病毒基因中重要变异位点在病毒-宿主相互作用中的作用,为抗病毒药物研发设计药物靶标提供了新的依据。该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本次研究成果的新技术、新理论,将在今后制定新发突发传染

埃博拉病毒宿主内进化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概要描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埃博拉病毒宿主内进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埃博拉病毒在宿主内的进化模式,重新阐明了病毒基因中重要变异位点在病毒-宿主相互作用中的作用,为抗病毒药物研发设计药物靶标提供了新的依据。该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本次研究成果的新技术、新理论,将在今后制定新发突发传染

  • 分类:新药研究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9-15 11:30
  • 访问量:
详情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埃博拉病毒宿主内进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埃博拉病毒在宿主内的进化模式,重新阐明了病毒基因中重要变异位点在病毒-宿主相互作用中的作用,为抗病毒药物研发设计药物靶标提供了新的依据。该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本次研究成果的新技术、新理论,将在今后制定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该论文为进一步揭开埃博拉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面纱,研究团队重新设计了新的研究方案,采用扩增子深度测序,并为此开发了一套全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通过对135个样本的测定,第一次明确地发现了埃博拉病毒在宿主内进化过程中曾经产生的710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对于方法学成果上的突破,如果说人体内有10000个埃博拉病毒,种群中通过SNP分析方法研究,只有当体内6000个,甚至8000个病毒发生变化时才能监测到病毒变化,而我们设计的这套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只要人体内2~5个病毒发生变化就能监测到,因此能更早、更精准地监测病毒变异。借助方法学的突破,在临床应用上可以更早的发现病毒的变异,为临床的后期用药提供指导,同时研究团队发现的病毒VP40基因受到了强烈的负选择,为抗病毒靶点提供了新的依据。此次研究成果无论是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公共卫生研究领域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在基础科研领域方面该研究是宿主内进化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在公共卫生领域方面,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1月14日宣布,利比里亚复燃的埃博拉疫情已结束,目前所有已知的埃博拉病毒传播链在西非地区全部终结。自2014年3月世卫组织获知并确认此次疫情以来,此次西非埃博拉疫情共计吞噬超过1.13万条生命,确诊和可能感染病例超过2.85万例,该研究可以为重要疫情埃博拉的暴发,提供更为清晰的传播途径和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依据;最为重要的是在临床研究方面,基于NGS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快速普及,可用于临床新发传染病控制和传染病精准用药,对今后新发突发传染病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帮助。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文军研究员评价本研究结果在研究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研究的基础上,从个体内种群变异这一崭新角度,研究病毒的进化过程,解读了病毒的进化规律,是‘宿主内进化’这一国际上病毒学的前沿领域的重大突破。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